希拉里·劳埃德(Hilary Lloyd)在Sadie Coles HQ的第三次展览上展示了《电影》(Movie)。这是贯穿画廊Balfour Mews空间整面墙所拍摄的一部新作。这部延续性作品结合了未编辑及编辑过的录像片段,然后生成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影像,以及谈及陈述性片段及抽象视觉感受。

《电影》让意识流可视,影片在物体、视角与快速移动间变换。每日影像与插图片段——花朵、枝叶、建筑物,发光的窗玻璃或闪烁的路灯——挪移,聚集为图案,反映出飘忽的、反复出现的思想活动或意识。某些物体或形式起到重复主题的作用(比如,《加拿大第一广场》[One Canada Square]中的高层建筑,或是清晰勾勒的叶子),而视频复杂精细的排序将这些图像从通常的意义表达或语境背景中抽离出来,加以渲染为复杂的形式化结构。 

作品拍摄属于电影范畴,而电影主题指向的是“不被记得”的小细节或是转瞬即逝的情景,它们往往框定了电影中人的行为:希拉里·劳埃德将戏剧性焦点重新定位于这些边缘性、转瞬即逝的精彩场面上。在此过程中,她让观者在电影流派或是电影表达情感之间受到了震动。镜头交替着采用若干部早先电影作品中所见到的固定、凝视的“视线”,还有在最新作品中愈发频繁采用的移动视角。希拉里·劳埃德在静态与变幻莫测的观看模式,以及清晰与模糊的焦点间变换,她为观者们带来一种偏差之感,即诠释可视世界客观与主观(不稳定)方式之间的偏差是无法避免的,同时她涉及到了电影修辞手段,比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影不稳定镜头或色情作品镜头。

《电影》跨越、磨平或是细致观察城市现实的外表,为希拉里·劳埃德长期的兴趣点给予了广阔而野心勃勃的处理方式——这些变化受到了细微的光线、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变幻莫测视线的影响。《电影》在易于理解的图片、夸张或是抽象的视觉之间交替变化,它引发的不仅是偶发的观看过程,还唤起了心灵之眼中无形不定的灵性。

同之前的装置作品一样,电影放映的实体情境被并入作品之中:希拉里·劳埃德展示作品的环境说明艺术家重视观者的浸入式感受以及观看动作本身。被圆孔打穿的窗帘同时暗示出不时介入的传统电影布置风格、闪烁的灯光和类似的形式。投影停留在了门之外的地方,好像是被吊了起来。正如柯尔斯蒂·贝尔(Kirsty Bell)诠释的那样,希拉里·劳埃德的展览带来“一种完全是物理性的观赏体验,涉及到听觉、动作与观看,实际上展示的画面本身取决于运动,也受到声音的损坏……移动图像所勾勒出的主体与结构透过空间与观者们的身体移动形成回应。”  

希拉里·劳埃德(生于1964年)现生活工作在伦敦。她所参与的国际性展览主要包括:巴塞尔当代艺术馆(2012);纽约艺术家空间(2011);伦敦雷文洛美术馆(2010);英国格拉斯哥电车艺术空间(2009);法国第戎当代艺术中心(2009);德国慕尼黑艺术协会(2006);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斯双年展,Henry Moore基金会当代项目,《招待》(Waiters)(2003);德国法兰克福艺术协会,《奇诺的解构》(Kino der Dekonstruktion)(2000);伦敦奇森黑尔画廊(1999)。2010年她在伦敦雷文洛美术馆展出的作品获得了2011年透纳奖提名。参与的群展有《奇异的形式、分裂》(A Singular Form, Secession)维也纳(2014);Janice Kerbel、 Hilary Lloyd、 Silke Otto-Knapp、Kölnischer Kunstverein,德国科隆(2012);《远程控制》(Remote Control),伦敦当代艺术中心(2012);《地理表达》(A Geographical Expression),策展人Francesco Bonami,意大利都灵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2011); 《剧场的手势》(Little Theatre of Gestures),瑞士巴塞尔当代艺术馆(2009);《散布》(Dispersion),伦敦ICA(2008)以及Art Sheffield 08。2012年巴塞尔当代艺术馆为希拉里·劳埃德的展览出版了延伸性画册。  

如需更多资讯,请与美术馆联系:+44 (0)20 7493 8611 或者 press@sadiecol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