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谭雅莉顿画廊/赛迪HQ画廊
2021年 1月18日 – 2月27日
谭雅莉顿画廊,柏林
新冠疫情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21所画廊联合发起了 “画廊策展“(Galleries Curate)联合展览, “画廊策展: RH”便是此次合作的第一篇章。RHE是一个集展览、表演和公众参与的平台,旨在从地理、政治和经济上,或直接或隐喻地处理有关“水“的主题。“RHE”源自希腊语,意为“流体”。 作为RHE的一部分,谭雅莉顿画廊(Tanya Leighton)携手赛迪HQ画廊,在其位于柏林的空间举办了一场名为「暴风雨」(Tempest)的群展,展出来自艺术家米歇尔·埃伯斯(Michele Abeles)、阿尔瓦罗·巴林顿(Alvaro Barrington)、帕维尔·布赫乐(Pavel Büchler)、怪物·切特温德(Monster Chetwynd)、斯盖尔·霍宾卡(Sky Hopinka)和奥利弗·拉里克(Oliver Laric)的作品。 水。其形式只能通过其他形式来了解:表面、容器、景观。而无状态和永处于变化之中是其本身颠簸不破的定律。它的一些变化清晰,甚至平常:从水滴到水洼,从水洼到冰原;而有些变化则如此巨大、遥远或缓慢,以至于当其后果吞噬我们时,你只能接受:冰川融化、海洋膨胀、河流暴怒。对人类来说,水作为一种力,被恐惧、被神话化、被理解、被掌握、被否认,而现在,终于,被激怒了。展览「暴风雨」反映了水物理与形而上的转变,以一个持续的循环,滋养、流动、逼迫、坠落、沐浴、消耗、淹没,然后再重现、再更新。本次展览中的每一位艺术家都表达出这种变革的潜力。 在展览的入口处,怪物·切特温德的巨型章鱼彩绘乳胶雕塑摊在画廊的地板上,其背景墙纸为葛饰北斋充满情色意味的《章鱼与海女》放大影印版。这幅19世纪著名的版画描绘了一名女子被两只章鱼以触手缠绕相拥,进行着近似恋兽癖的交欢动作。正如切特温德的他作,它有一种变形的欲望,欲成为他者。自然界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表达的通道,水则成为了一种沉浸式的持续力量和想象力神话般的先兆。 在奥利弗·拉里克这部未命名的动画电影中,跨物种的融合再现。拉里克在电影里重新绘制了于数百部动画电影里发现的人类变形成为动物的镜头。这些变形的角色以一个连续循环的形式,与发人深思的管弦乐节奏融合在一起,既迅速,又引人入胜。这部作品与一件全新的3D数字打印雕塑《赫曼努比斯》(Hermanubis)共同展出。对这个有着胡狼头人身的冥府之神的诠释,拉里克的版本由不同的材料重组而成,暗示了在数字时代里对物质的混合和不稳定性更广泛的兴趣。 米歇尔·埃伯斯欣忭于图像的滑移,在崭新的数字未来和快速衰变褪色的过去之间撕扯。埃伯斯的“睡莲”系列基于风靡等待室的茫然意象,那些平乏的、老套的和仿制的意象自由地与艺术家自身档案中的意象重组,产生诱人的大格式数字饰毯。于此展示的作品重现了莫奈的《睡莲》,配合埃伯斯的小型拼贴画共同展示,标题则取自发现于佛罗里达沼泽的爬行动物,并融入了仿鳄鱼皮、镜子碎片和遗失的相机等元素。 在美国艺术家阿尔瓦罗·巴林顿的作品中,云显得感性而又壮丽。巴灵顿的灵感来自水与气之间的短暂状态,以及J.M.W.特纳笔下等波涛汹涌的海景,如1840年的《奴隶船》(the Slave Ship)。巴林顿在主观姿态、历史暗示和自己的个人传记之间调解,直观地记录了他于家中见证的变幻万千的天空景观。巴林顿在伦敦回顾了他从美国到英国的旅程,向他横渡大西洋的祖先致敬。通过这些低调的构图,巴林顿将日常的气象转化为有着生物形态的符号,表达了文化交流和集体记忆的流动性。 在第二个画廊空间,展览以斯盖尔·霍宾卡的电影《传说》(Lore)继续着。《传说》提出了有关轮回和循环往复的观念。一连串支离破碎的图像被一台架高的投影仪聚集,一个声音告诉我们一段不太遥远的过往;一段在当下被叙述的传说,成为对未来的承诺。“在来世的海洋故事,或在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无尽的图像混合、重组、叠加(就像波浪一样)。”这些主题重现在一系列有着手刻文字的照片中,而文字暗示了一场借由回忆和景观进行的内省之旅。 在帕维尔·布赫乐的“现代绘画”(Modern Painting)系列里,水是材料转化过程中的净化器。在这些作品中,发现于跳蚤市场和拍卖会上的绘画被去除了涂色表面,画布被放入洗衣机洗涤。一片片的颜料,前后颠倒,然后以“疯狂铺装”或抽象马赛克的方式重组。 文化正在加速。当冰融化成水时,其构成原子运动得更快,它们之间亦发生更多碰撞。古希腊人注意到“panta rhei”,即“万物皆流”。群展「暴风雨」中的艺术家们思考着日常的变化、成长和更新过程,以及神话般诱人的碰撞,作为我们与周围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
更多信息